07-15 / 2024
878
——“香橙妈妈”行动计划小组
6月29日,在威尼斯886699EMP行动计划2024年度答辩评审中,“香橙妈妈”——乡村非遗产业女性经济赋能项目(以下简称“香橙妈妈”)脱颖而出,获得优秀行动计划。
“香橙妈妈”行动计划是由国际公益管理EMP十七期郑瑶、郭晓利、何淑贞、王希、玉喃燕、袁亚静、张玉芳、朱德瑛8位同学共同完成。
“香橙”不是简单的“乡村+城市”,更是希望每一个乡村女性,像“香橙”的颜色一样,充满阳光和活力。
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、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网络等统计数据推算,在我国乡村,存在着2.5亿乡村女性,她们的收入只占男性的1/2,非农就业比例只有24.9%。而她们的减贫增收不仅关系自身的生存问题,而且关系着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。
“香橙妈妈”于2023年11月在威尼斯886699开题立项,旨在帮助乡村妈妈经济独立,实现自我价值、家庭价值、社会价值,成为乡村振兴的社会创新力量。
项目选择青海果洛县、云南西双版纳州作为项目实施地,2023-2024年内,为2个地区100名非遗产业女性采用“线上线下赋能培训+非遗机构孵化+非遗新品设计开发+线上线下市场推广+女性小组与社区支持网络”的模式,让60%的受益人实现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,带动产业链从业人员200人实现能力提升和增收。同时提升受益人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,明确发展目标,建立更完善的社区支持网络。同时探索乡村非遗产业及从业女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推动非遗传承,助力乡村振兴。
在项目前期调研、后期非遗新品推广等方面,“香橙妈妈”行动计划小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,每个人都为这个计划贡献着力量。这样的团队合作对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新鲜而愉快的。
“香橙妈妈”行动计划小组成员在西双版纳调研(上)
乡村女性经济赋能项目(景洪班)线下培训答辩现场(下)
中国73%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传统乡村,“香橙妈妈”项目地西双版纳有12个世居民族,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、底蕴深厚,现有各级非遗项目205项,包括傣族慢轮制陶技艺、傣族织锦、贝叶经制作技艺等,含有大量原创性、唯一性、不可替代性的文化要素,为西双版纳乃至云南的文旅产业发展,提供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资源。但西双版纳的非遗产业发展,也面临着诸多问题,非遗产业过度依赖当地的旅游产业、自主运作驱动力不足、传播手段单一滞后、市场化程度低、产品缺乏创新等。
针对西双版纳的非遗现状,“香橙妈妈”采取了一种创新且综合性的策略——“非遗人才赋能+非遗新品开发+非遗机构深度孵化+新品营销推广”模式,以赋能当地非遗从业者,全面提升当地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与市场活力。
继今年4月成功发起并实施西双版纳勐海县乡村女性经济赋能项目后,6月11日到6月17日, “香橙妈妈”行动计划小组成员郑瑶和玉喃燕再度联手,发起面向西双版纳全州从事非遗产业女性的深度赋能项目,张玉芳担纲主讲讲师。
EMP十七期同学张玉芳给乡村女性经济赋能项目(勐海班)学员授课
项目在线下培训期间,当地学员们沉浸式接受了一场全面的非遗课程训练,涵盖了《释放冰山下的女性领导力》《非遗产品的综合研发》《如何做手工品的订单管理——潮汐中心案例分享》《设计师小组辅导:主题创作与设计创新》等课程。这些课程不仅强化了她们的对传统非遗技艺的认知,还拓宽了她们对市场需求的理解,提升了她们在新时代下的竞争力。同时,还在课堂设置了非遗迷你市集,现场共展出20多款非遗产品,涵盖了容器、饰品、服装等品类,来自版纳本地的傣族织锦、傣族慢轮制陶、孔雀羽毛工艺品等非遗技艺都包含在内。
“原本我们传统的傣陶一直存在易碎的缺陷,不好运输,所以我只能在自己寨子里卖给游客。创新后的新式傣陶还挺特别的,改良了很多,而且样式也更多了,还能用来做手链我是没想到的。”傣陶手工从业者玉应坎开心地说。
“我们的傣锦虽然工艺很好,但因为款式比较少,除了桌布就是围巾,要不就是传统的傣族挎包,都是大面积的,制作很耗费时间。”傣族织锦手工从业者高丽娟表示,没想到,把傣锦用在防晒帽和双肩包上作为点缀也很好看。
线下培训结束后,高丽娟成为傣锦新品的重点帮扶学员,由设计师团队联合高丽娟团队一起进行打样、量产、销售推广,用“公平贸易”的方式让高丽娟及本地的傣锦从业者获得收入。同时还采取新的公益帮扶方式,将其中2款产品的销售利润全部捐赠给贝叶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,用来支持中心边境儿童服务项目的开展,并将2款产品的销售权捐赠给贝叶心所在的勐景来村的其他非遗从业者,销售的利润全部归这些非遗从业者所有。
非遗迷你市集及学员产品展示
非遗产业的赋能创新,不仅能够让非遗从业者增加收入,提升非遗合作社综合能力,还能够带动更多乡村群体增收,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。未来将动员本项目的优秀讲师成为志愿者导师,动员优秀学员成为非遗产业的女性带头人或本地讲师,并将培育项目地区本地项目团队,形成一支分层次的乡村非遗产业女性赋能团队。
“香橙妈妈”行动计划小组期待这些非遗女性在传承、弘扬传统技艺的同时,能够持续学习、深入思考,将创新思维与年轻元素融入非遗产品之中,呈现出新的活力与魅力。通过她们的努力,这些充满匠心的非遗产品不仅能够展现出传统特色,也更能与现代审美相融合,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。